男,1934年生,漢族,陜西省三原縣陵前鄉人,中共黨員,原陜西省音樂家協會會員,歌劇研究會會員。陜西省喜秦傳統戲劇文化研究會發起人之一、藝術顧問。
1949年參加革命,1952年于陜西省行政干部學校文工室參加文藝工作,1953年調入西北文藝工作團(后改為陜西省歌舞劇院)擔任演奏員,參加了40多部大型歌劇歌舞的伴奏、演出。又參加了為《江姐》等多部大型歌劇音樂的配器工作,并業余創作了多部小歌劇及聲器樂作品。并堅持向民族民間音樂學習,基本掌握了《東路迷胡》音樂并編寫《東路迷胡的唱腔及伴奏》一書出版,并以戲曲音樂為素材編寫了器樂曲《碗碗腔》《小快板》《花梆子》《線戲音樂聯奏》等。
1978年調入歌劇團編導組任副組長及專業作曲,擔任了大型歌劇《甜蜜的事業》《謊禍》《楊三姐告狀》《康樂堡的喜事》等大型歌劇作曲,指揮,劇本移植工作。
離休后,從事對外輔導工作(作曲、指揮),主要有永壽縣的《向陽商店》(迷胡),《軹候劍》(秦腔),華陰縣的《如今村里的年青人》(迷胡),富平縣的《三姑娘》(阿宮腔)(合作),渭南秦劇團的《女兒溝》(迷胡),《五味十字》(迷胡)等等。特別是參加建國五十周年獻禮的《五味十字》榮獲獻禮調演優秀音樂獎,中國首屆秦腔藝術節音樂設計獎,2001年全國精神文明五個一工程獎,省文化廳《中城之星》優秀劇目展演月音樂設計獎等等。